今年七八月份,围绕电瓶车、电动滑板车等短交通领域的新国标陆续实施:首个电瓶车充电器强制性国家标准GB42296-2022《电动自动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方面的要求》自7月1日起施行;同日起施行的还有GB811-2022《摩托车、电动自动车乘员头盔》,全面替代此前的GB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标准;8月,我国首个电动滑板车国家标准GB/T 42825-2023《电动滑板车通用技术规范》发布,填补了电动滑板车领域的标准空白。
近日,九号公司CTO(首席技术官)刘淼向《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表示,行业标准的逐步完善,将逐步提升中国短交通产业的全球化和规范化发展。与此同时,依托技术创新,电瓶车、电动滑板车等短途出行产品作为未来城市智慧交通“神经末梢”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解决人们“最后五公里”通勤、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熊燕舞认为,短交通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相当于“慢行交通系统”,以电动两轮车、电动滑板车等非机动车为主,具有轻便、灵活甚至潮酷的特点,可以在通勤与公交地铁进行接驳等多场景中应用。电动滑板车、自行车、电瓶车、步行等搭配起来,能够减少私家车过度使用,从而缓解停车难、拥堵痛、污染大、排放多的难题,实现绿色低碳出行理念。
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球电动滑板车在2021年的销量为623.1万台,其中我国电动滑板车产量就达到546.5万台。长期以来,行业因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市场良莠不齐,制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首个电动滑板车国家标准《电动滑板车通用技术规范》应运而生,由无锡市检验测试认证研究院和九号公司主导起草,其他参与方还包括中国自行车协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以及小米、小牛、雅迪等产业界多方力量。
无锡市检验测试认证研究院副院长周滢指出,电动滑板车在近几年短交通工具中流行起来,被慢慢的变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从国际市场来看,欧美地区对电动滑板车上路更加开放,部分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共享电动滑板车等服务。基于国内的监管政策,电动滑板车在部分小区、封闭园区、旅游景区等的使用量及需求一直增长。电动滑板车符合国家绿色低碳环保的政策趋势,随着新国标的出台,未来有望还会出现一些新的政策来助推电动滑板车进一步拓宽使用场景。在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过程中,要求企业对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售后服务等来管理提升,以满足和保障消费者的多元化出行需求。
刘淼向记者透露,九号公司在推动行业标准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参与到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甚至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比如我国首个电动平衡车国家标准,以及《服务机器人功能安全评估》《与装备个人助理机器人的安全要求》等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均由九号公司牵头制定。同时,九号公司还参与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如美国当前正在执行,也是当地主要执法依据的短交通行业标准——UL-2272:2016《个人电动出行设备的电气系统》,以及欧洲首个短交通行业标准——EN 17128:2020《轻型电动车辆(PLEV)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截至目前,九号公司已主导或参与了超70项国内外技术标准,涉及电瓶车、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服务机器人、电池等多个技术领域,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有力推动了行业标准化发展和国际互认。
在周滢看来,因为我国的电动技术领先于国际,因此我国企业在向国际市场输出好产品、好技术,并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是“有底气的”。
关于短途交通,业内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常常与“微型交通”、慢行交通、微出行等概念混合使用。九号公司从企业视角对整个交通体系做了自己的划分,短途交通主要包含2公里以内的微交通、2到20公里的短距离交通、20到50公里的支线交通,对应产品最重要的包含电动滑板车、智能电动两轮车等。而50到500公里,被称作长交通,超过500公里则被定义为超长交通,对应产品则是汽车、高铁、飞机、轮船等。
波士顿咨询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包括自行车、电瓶车、电动滑板车等在内的微型交通市场规模已近1000亿欧元,且仍处于增长状态,市场对短交通的整体发展持乐观态度。据九号公司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九号公号旗下电动滑板车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超1200万台,旗下智能电动两轮车仅用3年多时间,在今年8月成为业内最快实现国内出货量超200万台的品牌,全球用户规模也超过1300万人。
当被问及电动滑板车的技术迭代及创新方向时,刘淼和记者说,九号公司的打法是将研发侧的重点放在通用性的关键技术——诸如管理、电机驱动系统、人机交互系统、传感器等,这些共性的关键技术创新能够应用在包括电动两轮车、滑板车、机器人等各个产品线中。在通用关键技术之上,电动滑板车品类也有自己的一些特性及场景需求,比如折叠功能、更轻量化等,将这些需求点做到极致,从而给用户所带来更便捷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