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驾到科技爱好者,电动滑板车、独轮车、自平衡车慢慢的变成了大人、小孩十分喜爱的“玩具”,不过这样的玩具上路以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引发了监管的关注……
伴随非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非机动车无牌无证、假牌假证、“超标”上路、抢行、逆行等违法现象愈发普遍,影响道路通行秩序和安全。市政府法制办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对昨日起公开征求意见的《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规定(草案送审稿)》进行解读。根据草案,未来拟实施产品目录制度,未进入目录的电瓶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不得在北京销售和登记;电动滑板车、独轮车、自平衡车等器械、设备不得上道路行驶。
《规定》将力争在今年9月出台。据悉,老年代步车不属于非机动车范畴,上路属于非法机动车,市交管局正在研究相关的治理意见。可预见的是,继北京后,恐怕会有更多城市对电动滑板车、独轮车、自平衡车产品采取更严厉的监管办法。
科技带给我们很多新鲜产物,电动滑板车、独轮车、自平衡车绝对是近年来科技鲜“果”的代表,不过这类产品突然大量出现在市场上,的确引发了许多问题。
目前使用电动平衡车、滑板车出行的,多为年轻白领或者代驾司机,年轻白领们使用它们是未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代驾司机使用它们更多是看中了它们的速度快、体积小、便携带的性能优势。然而,不良的使用习惯和不过关的产品质量,带来很多的安全问题……
2015年7月21日,郑某驾驶电动滑板车在上海凯旋路因刹车不及将一名行人撞死;2016年3月23日,一男子驾电动平衡车,在北京市大兴区一购物商城二层转弯时,失控撞破一家商户的玻璃门而当场昏迷;2016年1月广州发生平衡车伤人案,即王翔(化名)骑着平衡车走在广州市天河区科韵路上,上一缓坡时,他如往常一样身体前倾加速,哪知平衡车突然失去动力,由于惯性,王翔整个人往前飞了出去,导致右腿髌骨骨折。
在我国的交通法规里,责任主体只有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三种,但电动滑板车、平衡车均不属于以上三种。若是出现违法现象以及因此引发了人身损害事故,如何适用法律以及适用何种法律是存在争议的。
除了消费者使用问题和法律和法规监管不完善外,低质及违规产品的出现,更加重了这类产品的安全问题。根据GB17761《电瓶车通用技术条件》,电瓶车的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km/h,整车质量应不大于40kg,以最高车速电动骑行时,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4m,湿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15m。
按照这样的规范,原本电动滑板车、独轮车、自平衡车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但以电瓶车为例,业内人士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瓶车绝大多数的最高时速都超过了20公里。
其实多数生产企业都知道电动滑板车、平衡车没有上路权,我们最初也只是将其界定为休闲用品,一种娱乐工具,随着慢慢的变多的人使用,后来才发现,这样的产品被不少人用在了代驾市场、短途代步。尤其是当花了钱的人车子速度有一定要求的时候,更快的最高时速往往能更好地满足那群消费的人需求,但却为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独轮体感车、两轮平衡车在内的电动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等代步工具,既不符合我国的机动车安全标准,也不在几类非机动车的产品目录内。我国的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法明确规定,“滑行工具”不具备路权,不能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更不能驶入机动车道,只能在封闭的小区道路和室内场馆等地方使用。在《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规定(草案送审稿)》以前,北京交管部门2016年8月29日就宣布过,对于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等上路行驶的将处以10元罚款,并责令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人立即改正,不得继续在道路上使用此类滑行工具。
而上海交管部门禁止电动平衡车、滑板车上路的依据则是《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电动平衡车”不具有路权,不得上路行驶。据此,上海市交管部门对在机动车道使用滑行工具的,将按上限处罚款50元;在非机动车道上使用,一律处罚款20元。
此外,深圳、厦门、武汉等多地均表示将依法处罚电动滑板车和平衡车的上路行为。不过一种原因是罚款金额较小,难以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刚需和监管力量不足,也让这类产品一直都有出现在公路上。
如今,一些年轻人踏着电动滑板车、自平衡车出行的场景越来越常见,有些人甚至在地铁站台也不“下车”,更有家长让12岁以下的小孩独自玩电动滑板车、独轮车、自平衡车,这些都是很危险的举动。电瓶车通过上牌或许能较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可电动滑板车、独轮车、自平衡车难道真的只有罚款吗?欢迎小伙伴留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