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中山大学得悉,由中山大学东莞研究院开发、深圳五洲龙轿车厂出产的新式轻量化纯电动中巴,不久前在广东东莞松山湖上路。
据了解,这批纯电动中巴选用“轿车习惯电池”的轻量化技能,百公里能耗不到20度电,续驶路程挨近180公里,价格控制在40万元左右。
现在,大多数车企遍及选用在燃油车基础上改装的方法开发电动轿车。不过,这种“改装”的技能道路存在售价高、续驶路程短、充电时间长等缺点。
中山大学东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宗志坚介绍说:“改装,就等于用小孩子的食欲(电池)和少年的心脏(电机)来装备大人的身体(传统车身),明显这是不可能造就一个健壮的大人(纯电动轿车)的。”
为此,东莞研究院提出变“让电池习惯轿车”为“让轿车习惯电池”的理念。在电池原始能量难以大幅度进步的前提下,从头考虑轿车的结构资料,给电池减负,选用“轻量化+新能源”两条腿走路,使轿车愈加节能环保。
据介绍,3年前,第一代纯电动中巴面世时,没有玻璃车窗,时速30公里,功能与场所观光车类似,不同之处只在于纯电动中巴能搭载更多的乘客。第二代纯电动中巴开始使用轻量化结构,时速50公里。第三代纯电动中巴则将时速进步到70公里,并选用“三元结构”,即铝合金底盘、碳纤维笼子及三明治结构外壳,在确保安全功能的一起大大下降车身分量。通过不懈努力,第三代纯电动中巴总算登上工信部2012年第243号轿车产品目录,霸占了电动轿车工业化的最终堡垒。
破解了工业难题后,研究院需要在规划、制作工艺、使用、推行等环节进行一系列立异,从头打造一条电动轿车工业链,使新式轻量化纯电动中巴真实走出车间、走向用户。
据悉,规划上,研究人员建立了新结构、新能源和新动力的“三新”技能系统;制作工艺上,创始铝合金车架构件的模块化出产和组装工艺、夹心玻璃钢掩盖件的出产和组装工艺、要害连接件的制作及安装工艺;使用上,展开镇街区域公交中巴的使用演示。在东莞研究院的带动下,东莞新式轻量化电动轿车工业链已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