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比电动助力车更方便快捷的燃油助力车,是买还是不买?”慢慢的变多的昆明市民陷入这样的犹豫之中。而对燃油助力车政策上的不明朗,也成为当下人们很关注的话题。
昆明的西昌路是有名的“电动车一条街”,但最近,这里最热销的已经是燃油助力车了。
“买辆燃油助力车吧,不仅动力好,而且不用办牌照,也不用考执照。”记者每次路过西昌路,都会听到这种诱人的推荐。虽然有市民质疑燃油助力车几年前就不办牌了,现在买来能不能上路还是个问题,但西昌路上的商家们对此有着近乎一致的解释:“50CC以上的才需要办牌照,因为属于摩托车;这种助力车是48CC的,不用办!”一些商家还特地制作了“48CC燃油助力车,无需办牌照、考执照,速度快”等广告牌,立在店门口或挂在样车上广而告之。
如此蛊惑之下,动心的市民还真不在少数。据记者在数家店问询的销售数据粗略估计,就西昌路这些商户,每天出售的燃油助车不会少于七八十辆。
有关的人表示,在经历了去年“昆明堵车年”后,许多市民对买私家车的热情有所削减。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清洁、方便、快捷的电动车从去年下半年至今的一年多时间内,销售势头强劲攀升。但由于电动车目前无法克服的爬坡动力不足和几乎天天都要充电等烦恼,昆明市民急于寻找一种更方便的出行工具。正是这种需要,促生了燃油助力车重返昆明街头的势头。
但据记者了解,在全国许多大城市内,这种车监管部门根本不允许上牌,有的城市甚至彻底禁止上路,昆明市从1998年就不再给这种燃油助力车上牌了。
为什么燃油助力车方便实用却被封杀?知情人士向记者解释说,在于环境污染太严重。
现在的燃油助力车基本都采用二冲程发动机,通过汽油加机油混合燃烧获得动力,但这种燃烧很不充分,同时燃烧的混合气体直接排放。据环保部门的监测显示,一辆二冲程燃油助力车每行驶1公里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总量,相当于五六辆小轿车,而其在怠速运转时的污染物排放量,则相当于14辆普通桑塔纳轿车。以污染空气著称的摩托车在助力车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二冲程燃油助力车的排放浓度是摩托车的4倍左右。
据了解,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这些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极为不利。它们漂浮在距离地面1—2米的范围内,不会因降雨而沉降。同时,昆明市的城市布局多为两侧楼房、中间道路,这种被称为“城市峡谷”的布局又造成这些颗粒物只在小范围内移动,不可能被风吹走。因此,只要在城市中生活的人,都被动地呼吸、接触这样的空气,尤其是春夏两季,污染更为严重。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影响人的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更应当强调的是,这些污染物对儿童的健康损害要甚于成年人。成年人每人每天平均吸入1.3万升空气,儿童呼吸的空气量比成年人多50%,他们的呼吸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因而更容易受到伤害。
上不了牌为何又允许大卖特卖?记者连续几天的调查后发现,问题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昆明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的人士日前和记者说:目前,昆明市非法销售燃油助力车增长迅猛,已严重影响了城区交通和环境,现已引起有关各方的关注。经查,在昆销售的此类车品牌达30余种,多产自江苏、浙江、重庆等地,而此类车在产地不准落牌上市。由于该车比电动车更经久耐用,因此,非法销售行为屡禁不止,现已售出数千辆,预计年底还将有一批运抵昆明。从环保的角度讲,它可能是至今为止对昆明市环境污染极为严重的一大现实威胁。
情况如此明朗,商贩们也在西昌路“敞开销售”达数月之久,怎么就没有一个部门对此去过问一下呢?
由于许多外省市此前都将燃油助力车划归非机动车,由公安治安部门分管。记者25日电话联系到昆明市人民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公共交通治安分中心,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负责的是普通自行车和符合规定标准的电动车上牌工作,燃油助力车不在他们的权限范围内;之前给昆明最流行的“金鸟”燃油助力车上“蓝牌子”的工作也由交警部门统管。
昨日,记者找到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一位负责人解释说,我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法》对非机动车的界定细则还没有制定下来,昆明市也就没有执行标准,因此用什么依据来管现在还是问题。
一位政府部门人士对此向记者表达了个人看法:本月22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新的地方性道路交互与通行法规,自行车登记条款已被取消,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自行车以后不用上牌。而北京的做法通常对全国都有示范作用,所以我省的电瓶车等以后还要不要继续上牌,都不太确定。至于燃油助力车怎么管,在上级没有规定到来之前,是禁是控是放也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