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Banner

英国领跑欧洲EV市场格局生变

  英国超越德国,成为2024年欧洲最大电动汽车市场。德国遭遇滑铁卢,痛失这一桂冠。

  2025年1月6日,德国机动车管理局发布数据,2024年其纯电动汽车注册量下降了四分之一以上,降至38.06万辆。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数据,英国同期电动汽车注册量激增21%,达到38.2万辆,比德国多1361辆。

  近几个月来,纯电动汽车在英国的采用率急剧上升。SMMT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纯电动汽车占英国新乘用车市场总量的19.6%,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英国每销售5辆新车中,就有1辆是纯电动汽车。

  2024年成为英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里程碑。在电动汽车革命中日渐增长的领导地位,以及在强劲的消费者需求和零排放汽车支持政策的推动下,英国加速向零排放汽车转型。

  另一方面,德国电动汽车销量则一下子就下降,根本原因在于德国取消了购买激发鼓励措施。政府对企业的激发鼓励措施于2023年9月结束,对私家车的激发鼓励措施于同年12月底结束,导致电动汽车需求陷入低迷。

  英国电动汽车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地迅速增加,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归功于零排放汽车(ZEV)授权的引入。依规定,汽车制造商要确保其销售的新车中,有特殊的比例的零排放汽车。2024年目标为22%,2025年提高至28%。如果未能遵守规定,汽车制造商销售的每辆车将面临高达1.5万英镑(折合1.88万美元)的罚款。

  尽管如此,2024年,英国电动汽车总份额(19.6%)仍低于22%。相比之下,德国电动汽车则占据注册量的13.5%。

  英国年销电动汽车超越德国,不单单是一场数字游戏。某一些程度上,英国也为其他欧洲国家准备更严格的监管提供了一个路线图。

  此举反映了消费者偏好的转变、有效的监管框架和汽车行业的弹性。同时,强调了积极政策的重要性,如ZEV授权在推动向零排放汽车过渡方面起到的作用。随着欧洲迈向更严格的监管,英国的表现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基准。

  从2025年开始,包括挪威和冰岛在内的欧盟市场,将面临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要求与2021年水平相比,平均车队减少15%。换言之,汽车制造商必须将车队的排放量降至每公里93.6克,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但能轻松实现的目标。

  英国作为欧洲最大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崛起,标志其对绿色未来的承诺。尽管挑战依然存在,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可负担性,但这一里程碑凸显了英国在电动交通领域的引领潜力。

  随着德国准备卷土重来,其他欧盟市场也在为监管改革做准备,未来几年,欧洲将呈现一个充满了许多活力和竞争的格局。

  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的分析师认为,德国纯电动汽车注册量小幅下降可能是暂时的,有望在2025年底前复苏。届时,一批3年期租赁司机重返市场,加之制造商希望达到更严格的排放目标,预计2025年将推出更多纯电动汽车车型。

  SMMT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英国电动汽车注册量连续第5个月增长,全年注册汽车中,近五分之一是电动汽车,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比例。

  在英国,由于慢慢的变多买家选择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型,纯汽油和柴油车的注册量同比分别下降4.4%和13.6%。因此,新车平均排放量同比下降6.2%,降至每公里102.1克二氧化碳当量。

  正如预期,对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一直由车队主导。企业和车队购买的汽车中,有四分之一是纯电动汽车。SMMT将此归因于“向非私人买家提供的更具吸引力的税收优惠”。

  EVUK首席执行官丹凯撒(Dan Ceasar)说:“我们被告知消费者不想要电动汽车,但这些常规记录数据告诉了我们一个不同的故事。”

  “我们预计这些创纪录的数字将持续到2025年。”ChargeUK首席执行官维奇瑞德(Vicky Read补)充道:“电动汽车连续第5个月和又一年增长再次表明,需求强劲且一直增长,未来属于电动汽车。”

  “今年也是电动汽车充电行业增长的一年,目前有超过7.3万个公共充电器到位,每月都有数千个充电器安装,准备为这些车辆提供支持。”瑞德补充道。

  2024年1月,英国政府公布了到2035年实现零排放汽车转型的路径——要求汽车制造商必须确保零排放汽车,在其年总销量中的份额逐年增加。到2024年,零排放车型占总销量的22%,从2025年到2030年,这一个数字分别提升至28%、33%、38%、52%、66%和80%。

  英国汽车制造商已经要求政府重新考虑到2035年,实现100%零排放汽车销售的目标,他们都以为这类汽车的需求与预期不符。上月底,英国政府表示将对ZEV规定进行磋商。

  最近几周,这项规定一直是媒体关注的话题,包括日产汽车在内的汽车制造商认为,他们不可能实现2025年目标。无法达到目标的制造商,被允许从超额完成目标的竞争对手那里购买积分。

  针对SMMT数据,英国交通部一位发言人表示:“因ZEV指令具有灵活性,我们有信心达到22%的目标,没有汽车制造商需要支付罚款。”

  深入研究英国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名单,就能很好地了解谁在引领这一个市场,谁又在苦苦挣扎——特斯拉Model Y位居榜首,这并不令人感到太意外,它在一年中售出了32862辆。

  就增幅而言,比亚迪位居榜首,销量为8788辆,比2023年暴增659%。奇瑞Omoda也有一个强劲的开端,其政策是尽可能多地推出汽车。它拥有广泛的经销商网络,第一年就注册了3629辆汽车。

  New AutoMotive首席执行官本内尔梅斯(Ben Nelmes)认为,“英国的电动汽车转型正驶入快车道”,去年12月售出的汽车中,有近三分之一是电动汽车。

  他说:“2024年,电动汽车销量像火箭一样飙升,12月数据远高于2024年和2025年的目标。随着更多更便宜的电动车进入市场,这一趋势只会继续发展,降低驾驶者成本,同时帮助实现净零排放。”

  但SMMT没那么乐观。据其计算,过去一年,汽车制造商要消耗18亿英镑购买积分以避免罚款。为达到目标,各企业在降价上花费了45亿英镑,相当于每辆电动汽车降价近1.2万英镑。

  整理上述数据的汽车业分析师马蒂亚斯施密特(Matthias Schmidt)表示,ZEV规定迫使汽车制造商直接向英国供货。

  他说:“(这)与欧盟市场2024年对纯电动汽车踩刹车有关,而英国其实是提前一年采取行动,且在2024年实施比欧盟更严格的立法,迫使汽车制造商增加在英国交付的电动汽车数量。”

  SMMT警告道,整个行业的折扣水平“不可持续”,司机对电动汽车的真实需求水平低于政府的目标。

  汽车制造商表示,这一目标将使就业和投资面临风险,Stellantis集团明确指责电动汽车配额是决定关闭卢顿工厂的根本原因。

  SMMT首席执行官迈克霍伊斯(Mike Hawes)透露,有几家汽车制造商私下告诉他,他们可能不得不从竞争对手那里购买积分——这是避免罚款的另一种方式。他说,制造商正被迫大幅降价,以增加电动汽车销量,这样的一种情况“不可持续”。

  霍伊斯说:“ZEV授权不会直接影响市场,不会强迫需求,更不会自己创造市场,但它影响了供应端。”

  去年(2024年)的销量暴跌了惊人的27.4%。官方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在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只有380609辆电动汽车注册,这是德国“电动汽车失去的一年”。

  经历多年稳步增长之后,德国电动汽车的繁荣在2023年戛然而止——政府的补贴消失,潜在的买家陷入困境。分析的人说,补贴的突然终止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高昂的价格、有限的续航能力,以及德国不完善的充电网络,让许多买家在起跑线上停滞不前。

  安永(EY)分析师康斯坦丁加尔(Constantin Gall)分析道,由于政府预算危机,支持计划于2023年突然终止,导致“潜在买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电动汽车销量下降导致德国汽车市场整体下滑。自疫情以来,德国汽车市场一直在努力复苏。2024年售出约280万辆新车,比前一年减少1%。

  德国对新车需求疲软,加上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高企和来自中国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剧了德国汽车业面临的挑战。

  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宣布,于2024年底与工会达成协议,拟在德国削减约73万辆汽车产能,同时削减3.5万个工作岗位。大众汽车集团表示,为让大众的核心品牌立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为公司陷入困境的电动化战略提供投资资金,需要大幅裁员。

  加尔说:“2024年,对汽车行业来说是糟糕的一年,人们担心2025年不会好转。”

  在德国,电动汽车销量下滑导致电池驱动汽车,相对传统内燃机和混合动力汽车失去了市场占有率。2024年,电动汽车占总销量的13.5%,低于前一年的18.4%。

  加尔称,启动电动汽车市场需要“强有力的推动力”。一项新的支持计划可能“显著提振”电动汽车销售,但由于德国将在今年2月23日举行选举,前景尚不确定。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领导的政府取消了之前的补贴计划。他呼吁,在竞选活动中制定一项欧洲层面的新补贴计划。

  反对派政界人士也呼吁,为境况不佳的汽车行业提供更多援助,同时批评欧洲逐步淘汰内燃机的计划。

  2025年,德国汽车工业面临生死攸关。来自汽车管理中心的行业专家斯蒂芬布拉佐(Stefan Bratzel)称,这样一些问题是“德国的多重危机”。

  布拉佐告诉德国之声,德国汽车行业“仍在学习向电动汽车、基于软件的汽车和无人驾驶转型的新技能”。汽车行业已然浮现一个“新的竞争环境”,挑战“不仅限于特斯拉和新的中国制造商”。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一位发言人将部分责任归咎于政策制定者。他认为,朔尔茨领导的政府于2023年12月,突然终止电动汽车(EV)补贴,加上德国充电基础设施不足,“抑制了销售数据,导致了整体形势的恶化。”

  智库汽车研究中心的费迪南德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ffer)持同样观点。他批评政界人士发出自相矛盾的信号:“前一刻,他们想要电动汽车,下一刻,他们又在推广内燃机,这让人们感到困惑。”

  截至2021年,德国从电动汽车转向汽油和柴油汽车的司机人数占14%,电动汽车新买家数量有所减少。2024年第三季度,只有3.9%的私家车主选择电动汽车。

  此前,在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四季度,从内燃机转向电动汽车的比重分别为6.9%和6.6%。亦因此,电动汽车下滑原因或许不单单是取消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速度也不够快。

  近几年来,人们已经很清楚,汽车的未来在于传统的内燃机之外,无论是化石燃料还是合成燃料。汽车行业趋势正朝着电动汽车方向发展。

  在德国中小企业应用科学大学教授汽车经济学的弗兰克施霍普(Frank Schwope)看来,“一些制造商存在严重的管理错误”。他说,高管们把头埋在沙子里,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

  布拉佐发现了一个严重的不足——尽管德国汽车制造商在制造传统汽车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制造电动汽车方面却落后了,因为电动汽车需要的是汽车软件和电子元件,而不是机械部件。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的德克多斯(Dirk Dohse)认为,德国研发人员和工程师“仍处于全球精英行列”,但“缺乏灵活性,尤其是在管理方面,没办法吸引新的客户群体,比如亚洲精通科技的年轻人”。

  在多斯看来,中国不仅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而且在市场力量方面都明显领先于德国。“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市场,这表明中国将继续领先。”他说。

  弗兰克施沃普(Frank Schwope)认为,德国汽车制造商仍能在开发最先进的电池方面看到一些希望,电池是目前和未来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

  “电动汽车的电池还远未成熟,重大的进步是可能的。到2030年,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向固态电池的转变,这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他说。

  布拉佐认为,对德国汽车工业而言,2025年将是决定性的一年——不仅在监管改进方面,而且在管理层采取创造性和勇敢行动方面。

  但多斯认为,情况可能会在改善之前恶化。他认为,对德国汽车工业来说,2025年将是很艰难的一年。这一年里,为未来制定正确的路线至关重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