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Banner

放宽整车重量限制、不强制安装脚踏电瓶车新标准来了

  9月19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电瓶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与2019年4月正式对外发布的《电瓶车安全技术规范》(下称“新国标”)相比,此次意见稿有两点重要变动,一是适当放宽了对整车重量的限制,二是优化了脚踏骑行功能。

  工信部发布的上述意见稿解读称,考虑消费者合理使用诉求,将使用铅蓄电池的电瓶车整车重量由55公斤提高至63公斤,从而让铅蓄电池电瓶车更好满足那群消费的人正常的续航能力和充电频次需求;另外,考虑到脚踏骑行功能在实际使用中频率较低,意见稿中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动力装置,调整为由生产企业根据车型的实际需要设计和安装,在节省本金的同时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更多车型选择。

  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大国,截至2023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3.5亿辆。这意味着中国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

  但是,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动自行车行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尤为突出的一个现象是,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多次引发火灾事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国家消防救援局通报,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2021年是1.8万起,2023年就迅速增加到2.5万起,年均增长约20%;电动自行车火灾在全年较大火灾中的占比,从2021年的5.9%上升到2023年的12.7%,涨势迅猛。

  此前,经第一财经记者调查,电动自行车的起火原因与泛滥的改装现象直接相关,而改装的背后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新国标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在日渐突出,消费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会用到脚踏板,而且普遍偏好更高的续航和行驶速度,特别是外卖、快递等即时配送人员。

  这次意见稿的上述两条对新国标的改动,直指上述市场痛点。适当放宽铅蓄电池车型整车重量限值,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续航里程需求,减少充电频次;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具备脚踏骑行功能,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为消费的人提供更多的车型选择空间。

  除此之外,与现行标准相比,本次意见稿还完善了电瓶车所用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试验要求和方法;完善了蓄电池、控制器、限速器等的防篡改要求和方法;强化对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空载反电动势等关键参数的要求和测试方法;增加北斗定位及通信功能;增加企业质量保障要求和方法。

  工信部发布的意见稿解读称,本标准正式对外发布后,预计将降低火灾风险、减少交通事故隐患、便利消费者使用、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改善主动安全性能。

上一个 下一个